杭州博物馆,即便有好经也得好好念,做展览更要有观众思维。南馆大半瓷器严重偏色,北馆及“杭泉”特展相对不错

发布日期:2025-07-05 20:57    点击次数:57
广3:付费线上讲座“在线导览”及“铜学会”往期内容广4:全球溢价过万印谱出版物神话!645方园田湖城旧藏玺印实物首次刊布!篆刻重磅新资料!

图片

杭州从2023年开始就开始有意识的错开闭馆时间,这是文博行业的进步,我们这种全国看馆的人最怕就是周一无处可去。周末要避开大馆,周一要找尽量能去的地方。杭州是个神奇的地方,省博名声在外,但又没那么名声在外,迫于无奈周日去其实人也保持在一个可以接受的水平。周一原本打算去上博东馆泡一天,查询过后,发现杭州博物馆周一开放,那就在杭州多停一天。杭州有众多博物馆,跨湖桥,玉架山等都十分优秀,下面区县都如此强悍,市博馆藏肯定不会差,更何况现在还在筹备杭州博物院。但好经也咱得好好念。杭州博物馆几年前我去过一次,印象深刻的就是我感兴趣的东西不多。所以此后几年再没去过。23年底来的时候想过要来再重新拍一次战国水晶杯,但杭州博物馆没法停车,我要拉着我那视力障碍的爹坐地铁实在是太麻烦,只得作罢。一晃两年过去,这次来本想直奔水晶杯。可这次从北馆入馆,水晶杯在南馆入馆处,想要过去可谓翻山越岭。不得不说,杭州博物馆的动线是我见过最为复杂的可能没有之一。原本灯光和玻璃都不好的水晶杯,几年前我手机不够好的时候就拍得不清楚,所以这两年才想重新来拍一下。设备既然没换,当然只会越来越差。可现在又在前面拦了围挡。

图片

图片

又是文物安全当借口是吧?既然门口会说周一不需要预约还会把相关的牌子替换掉,这种围挡为什么不想着去掉呢?你是嫌我看得太清楚?还是怕我看得太清楚?最后拍完细节也不算十分好,我全程只能探出深圳凑近了拍,姿势别提多难受,看照片都能感受到那种陈旧。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此外,杭州博物馆的呈现也符合那个年代的特征,相当糊弄事。南馆通史展新石器时代一进去全是平铺,如果不是手机给力,想看清楚基本是天方夜谭。

图片

北区一楼展厅里新石器时代的杭州部分跨湖桥和良渚两个柜子,无论是灯光还是展厅亮度都比南馆要好的多。但展柜极深,在展柜前面还有宽宽的一道展标说明牌,人和展品之间的距离最近也在一米以上,最远的起码有两米,那让人看什么呢?只要看见就够了吗?

图片

良渚的柜子玉琮放在第一排都看不清楚,更何况还放在了第二排,完全只注重形式而不注重真正的呈现。还是那句话,缺乏观众思维。

图片

前几天在写东洋陶瓷美术馆的文章时我还提起瓷器色温的问题,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群星璀璨!七年后,我终于站在这些大名品面前,今天重器都在最后,没耐心你就亏了!宋代这几个名窑名声能传承千年主要就是他们的釉色,过去博物馆普遍不重视灯光,需要准确色彩还原的瓷器给个黄色灯,哦豁,这下啥颜色也看不出来了。那你展出的意义是什么?那天我没举例是手边一时半会也找不到,结果杭州博物馆就贡献素材了。灯下黑,色温偏,瓷器的颜色完全看不出来到底是什么颜色。比如,这是什么颜色?

图片

这个呢?

图片

图片

答:

图片

这样的颜色和长沙窑能看出啥区别来?

图片

这就是色温不对带来的问题。瓷器的釉色都无法准确还原,让人看什么呢?下面是青釉还是黄釉?

图片

下面这两个忘了拍展标,我自己看图都说不准

图片

图片

再来

图片

已知上图为青瓷,那下图是什么?

图片

这个?是白?是青?是秘色?是啥也看不出来。

图片

图片

偏色+频闪,buff叠满。

图片

灯下黑+偏色。

图片

图片

老虎洞官窑的这一展柜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样的灯光,颜色还有什么参考价值?看了也不知道大名鼎鼎的老虎洞官窑究竟是怎样的?那展出的意义何在呢?我想来不强求一个陈旧馆舍的设备问题,玻璃反光,没问题。灯下黑,也能忍,可是你一个以瓷器为主要呈现的博物馆,如此多年了用偏色如此严重的灯光,难道从没有人觉得有问题吗?再怎么缺钱这种涉及主要馆藏文物根本的问题早就应该想办法改善吧?这个问题在北馆得到很大的改善,基本灯光都没什么问题,展厅明亮。尤其那件元代青白釉里红高足杯十分精彩。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北馆二楼的特展“杭泉”无论从设计到呈现相比南馆都要先进得多。首先,色温基本正常,观感好了不止一个档次,虽然仍旧灯下黑,但起码是一个正常的一般水平而不是差。

图片

虽然也偏色,但起码能看得清楚是青白釉。

图片

老虎洞官窑的呈现却也还是不咋样

图片

图片

用不同色调区分不同区域的做法看似高级,乍一看视觉效果也确实不错。

图片

但同样是设计是设计,呈现是呈现,大片橙色的背景和衬布。柜子里面展得是白釉瓷器。

图片

图片

图片

不过好在这个展除了这一块,别的都还行。

图片

说真的,写完今天这篇,我觉得有种深深的无力感。今天去看了龙美术馆的天地大观,也是糟糕得不得了。我们的一些博物馆和展览相关的从业者,多年来缺乏基本的观众思维,设计的时候甚至可能不知道展品是什么,无数人的努力最后倒在这最后一公里。如果一个展览不以展品的呈现为基础,这个展览是干嘛的呢?当一个瓷器为主的博物馆瓷器都起码一半偏色的时候,观众又能期待什么呢?当一个博物馆数年不变,只能随着设备的陈旧慢慢老去,展品们又谈什么尊严呢?唯一值得称道的,只有场内保安都很友善。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以上为糟糕的南馆,北馆相对要好得多。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以下为“杭泉”特展。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